《行走的声音—龚琳娜国风音乐会》全国巡演
演出图片
演职人员
剧情介绍
行走的声音—龚琳娜国风音乐会
★龚琳娜,中国新艺术音乐歌唱家、创立者。她是一位具有独到艺术思想与创新精神的歌唱家,不断创新发展中国歌曲的演唱是其艺术理想并活跃在当代世界音乐舞台。她将各种中国传统歌唱技巧融会贯通,从而形成的一种崭新的具有中国当代精神以及世界性的声音。这种声音源于中国文化的精髓,但又是超越传统的独树一帜。龚琳娜经过多年的潜心钻研,在中国音乐的唱法上创新突破。她的唱法,既非民族,亦非流行,更非美声,而是在用心感受音乐作品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中国各种戏曲不同行当的唱腔与各地民歌丰富多彩的唱法,代表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新声音。
演出名称:行走的声音—龚琳娜国风音乐会
演出团体:龚琳娜及龚琳娜乐队
演出时间:2024年12月6日19:30
演出时长:90分钟(中场15分钟)
儿童入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
剧目介绍
“国风”的起源,可以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雅”“颂”寻得脉络。而富有鲜活生命力的民歌,则是与人、与天、与地、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走到哪儿,唱到哪儿”的龚琳娜,将用亲身踏出的每一步,追寻“国风”,靠近中国声音的“根”。
“民歌的魅力在于富有鲜活的生命力,那是与人、与天、与地、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所以,没有土地、没有天空、没有劳动人民,就没有民歌。如果我们懂生活,就通民歌。”龚琳娜在她2008年发行的《走西口——中国民歌》的专辑里写道:“民歌的真实与朴素是它生命力的所在。”
本场音乐会曲目多为全新创作,首演首唱。民歌部分结合了龚琳娜多年采风所得,其中不乏有《茉莉花》《丢丢铜》等观众耳熟能详的歌曲,经作曲家老锣重新编配成为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此外,龚琳娜还将穿插演绎《木瓜》、《黍离》等全新《诗经》作品,古韵悠长,掷地有声。
曲目
1《小表妹》词:龚琳娜 曲:老锣
2《好花红》贵州布依族民歌 编曲:老锣
3《茉莉花》东北民歌 编曲:老锣
4《十绣鞋》安徽民歌 编曲:老锣
5《蒹葭》 选自诗经·秦风 曲:老锣
6《丢丢铜》福建民歌 编曲:老锣
7《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山西左权民歌 编曲:老锣
8《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 编曲:老锣
9《回》词:沈丹扬 曲:李奕瀚 编曲:陈军伍(马来西亚)
10《木瓜》选自诗经·卫风 曲:老锣
11《梦想号子》词:龚琳娜 曲:老锣 中场休息
12《黍离》选自诗经·王风 曲:老锣
13《潮水娘娘》上海崇明山歌 编曲:老锣
14《女曰鸡鸣》选自诗经·郑风 曲:老锣
15《布谷鸟叫了》云南红河哈尼族民歌 吴志明整理 编曲:黄荟16《一杯美酒》新疆维吾尔族民歌 编曲:老锣
17《青竹》乐曲 曲:老锣18《四季歌》词:田汉 曲:贺绿汀 编曲:老锣19《大地的母亲》词曲收集:龙鲁者、沙玛阿果、杨军几
编曲:张羿凡、陈飙 、老锣 20《圪梁梁》山西保德民歌 杨仲青 杨仲阔 周培梧编写 编曲:老锣 21《走西口》陕北民歌 编曲:老锣22《无衣》 选自诗经·秦风 曲:老锣
*曲目及顺序以当晚演出为准。
主创介绍
龚琳娜
歌者、中国新艺术音乐创始人。1999年,龚琳娜以“民歌状元”称号从中国音乐学院毕业。2000年获得第九届CCTV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专业组民族唱法银奖。她研究中国戏曲不同流派不同行当的唱腔、不断采风学习各地民歌,将中国传统声乐技巧融会贯通,形成别具一格的唱腔与多元的艺术风格。2010年,龚琳娜以一曲《忐忑》,红遍大江南北,她如今演绎的24节气古诗词歌曲,以及《山海神话》等,被听众认为既传统又现代。“声音行动”是她发起的一个公益教育项目,旨在培养中小学音乐老师教孩子们唱古诗词歌曲。龚琳娜是推动中国音乐发展的践行者,致力于中国声乐的传承与传播。
老锣 作曲家
出生于德国慕尼黑,是中国新艺术音乐的作曲家。1993年,获得德国国家奖学金,到上海音乐学院学习古琴。二十多年来,他把中国和欧洲两种文化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融入到自身的音乐创作中,成就了独树一帜的音乐风格。2014年,为香港中乐团和湖北编钟乐团创作作品《钟乐和鸣》;2015年,为屈原的楚辞《九歌》创作了大型清唱剧《中华安魂曲》,并为笛子、唢呐、琵琶等创作协奏曲、中国民乐室内乐作品、中国新艺术歌曲、古诗词歌曲近百余首。2016年担任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合唱节开幕式艺术总监。2017年开始创作《龚琳娜二十四节气歌》,2018年7月上海民族乐团成功演出老锣作品音乐会。近年来的代表作:《桥》《江南四季》《易水歌》《西行》《旷野漫步》等作品,既让人领略到笙、二胡、唢呐与竹笛等民族乐器的魅力,也感受到老锣对中国音乐传统的继承与创新。
黄荟,作曲家
1990年研究生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指挥系,师从陈铭志、杨立青教授。现为职业作曲家、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中国交响乐团委约作曲家。黄荟自20世纪九十年代末因连续创作出版了声乐套曲《苏武牧羊》(由歌唱家李娜主唱),世界音乐组曲《云之南》等力作受到中国及国际乐坛的瞩目。他的音乐创作被归入"世界音乐“风格。但更受人关注的是他一直坚守的特立独行的创作观念:长期只身行走在中国各民族地区,融入广度的民生民俗,汲取深度的文化艺术滋养。从而形成富于想像力和辩识度的音乐语言。其创作并出版的近二十部中国音乐的系列作品均产生了广泛国际影响,并获得国家级大奖。黄荟以成熟的构思,富于想象力的音乐语言,创造性的手法,成就了独一无二的个性化音乐样式;开创了用全新的观念将中国音乐通向国际化,将现代化元素付诸民族传统音乐的一代乐风,对中国乐坛产生了深刻影响。
龚琳娜乐队
乐队以演奏、传播新艺术音乐风格的中国音乐为宗旨,力图通过现代的艺术表现手法来传播和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神韵。乐队的编制也体现出中西合璧的国际化风格,不仅有笙、筝、阮、笛箫、扬琴、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还有手风琴、大提琴等西方乐器。
乐队总监 聂云雷
笙演奏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北京京剧院青年团乐队队长、龚琳娜乐队队长。2019 中央电视台(CCTV)民族器乐大赛评委。第 21 届北京国际音乐节开幕作品《霸王别姬》音乐总监。他从小学习民间音乐和戏曲音乐,热衷于民族室内乐的演奏,能够将戏曲的演奏方法自如的运用到乐队的合作当中,在演奏方面以“灵活”著称。
乐队成员:
笙:聂云雷
古筝:张钰博
扬琴:林诗妍
二胡:李艺萌
大提琴:张乃文
打击乐:李尚
艺术总监:老锣、聂云雷
文学顾问:何依工
音响设计:冀翔、李天野
执行制作:郑鸿琳
舞台监督:田嘉兴
项目助理:李炳翠
化妆造型:张莉
特别鸣谢:
1《茉莉花》东北民歌 传习人:许讲真
2《十绣鞋》安徽民歌 传习人:操明花
3《丢丢铜》福建民歌 传习人:蔡艺榕,何孝智
4《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左权开花调代表性传承人:刘改鱼
5《潮水娘娘》崇明山歌非遗传习人:张小末,张顺法
6《布谷鸟叫了》云南红河哈尼族传习人:陈夏苓,普雪芳,张正国
7《圪梁梁》山西保德民歌 传习人:杨仲青
8《二里半腔》云南南涧彝族民歌 传习人:阿本枝,鲁国花,鲁丽华,张子凤
2024全国巡演城市
2024年6月8日 福州大学城文化艺术中心
2024年6月10日 上海城市剧院
2024年6月21日 常州大剧院
2024年6月23日 启东保利大剧院
2024年7月26日 惠州文化艺术中心
2024年7月28日 连云港大剧院
2024年8月4日 南京保利大剧院
2024年8月9日 衢州保利大剧院
2024年8月11日 温州大剧院
2024年8月23日 哈尔滨大剧院
2024年8月25日 鄂尔多斯大剧院
2024年10月18日 青岛大剧院
2024年10月20日 盛京大剧院
2024年11月10日 天津大剧院
2024年12月6日 保利山东省会大剧院